近日,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特殊环境功能材料与器件重點實驗室潘世烈研究团队应《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主编邀请,发表题为“Emergent Deep‐Ultraviolet Nonlinear Optical Candidates”的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發展特邀綜述。
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是全固態激光器實現深紫外倍頻輸出的關鍵光學元件,且其綜合性能直接決定著激光器輸出深紫外激光的光束質量和轉換效率。因此,設計、制備可實用化的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一直是光電功能晶體領域的研究熱點。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特殊环境功能材料与器件重點實驗室潘世烈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新型紫外、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工作。近年来,在短波长非线性光学晶体领域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該特邀綜述以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爲主題,系統剖析了目前能夠有望輸出深紫外倍頻激光的優選研究體系的發展和具有代表性的非線性光學晶體,包括硼酸鹽、磷酸鹽、氟化硼酸鹽、氟化磷酸鹽、碳酸鹽、硝酸鹽及其複合陰離子體系。從紫外截止邊、倍頻系數、雙折射率等性能指標出發,分析其構效關系,提出實現三個關鍵性能指標平衡的策略,爲探索下一代可實用化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提出了設計方向和思路。此外,該綜述對目前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特邀綜述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为第一完成单位,新型光電功能材料實驗室米日丁·穆太力普博士为第一作者,潘世烈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同時該研究工作得到國家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等項目資助。
文章鏈接:https://www.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ge.2019139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