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理化所),于2002年3月28日,在原中國科學院新疆物理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新疆化学研究所(均于1961年成立)的基礎上整合成立。
現有資源化學、材料物理與化學、多語種信息技術、環境科學與技術、固體輻射物理5個研究室。建設了維吾爾藥活性篩選技術平台、藥用植物組培與生物育種平台、特種熱壓敏研發平台、輻射效應評估技術平台、光電功能材料研發平台、多語種軟件測試平台、微納米環境功能材料平台,以及大型儀器分析測試中心、輻照中心、信息情報中心3个技术支撑平台。在乌兹别克斯坦,建有“中國科學院中亚药物研发中心”。
資源化學學科,致力于民族醫藥的現代化、標准化、産業化、國際化,在國內處于領跑地位;電子元器件累積輻射效應和敏感材料與器件學科,爲我國航天、海洋工程提供共性技術支撐,具有不可替代性;維哈柯文信息處理學科,爲新疆長治久安及“一帶一路”核心區的信息化建設提供技術支撐。研究所將建成國內特色鮮明和中亞有影響力的研究機構作爲發展目標。
截止2018年底,研究所在編職工205人,其中科研人員138人,人才隊伍中研究人員占比67.3%,專業技術人員179,隊伍中具有博士學位114,博士占比55.6%,具有研究生學曆占比73.6%。
積極推進菁英班、夏令營、科創項目等多項科教融合工作,通過多種模式的探索,尋找人才培養新思路、新方向、新舉措。2018年設立推免生生源獎學金,使直博生優秀生源大幅上升。目前,在學研究生313名,其中:碩士140名,博士152名,21名留學生;聯培生64名。
截止2018年12月20日,我所新立31個大類152個項目,合同金額1.2億元。在研項目700項,經費額度達到6.3億元,其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科院重點部署科技創新項目等起到了骨幹引領作用,200萬元以上的項目111個,經費達到4.2億元,占到總經費的66.8%。
截止2019年10月,研究所累計完成43件知識産權轉化,涉及轉化項目24項,現金轉化金額1017萬,知識産權作價入股金額1431萬元,積極探索産學研結合的新模式,促進成果轉化相關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共取得科研成果700多項,獲得國家及省部級以上獎勵200余項,獲得授發明專利300余項,是新疆物理、化學、自動化、生物化學、核學會的理事長挂靠單位。